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
400-118-2826
NEWS INFORMATION 新闻资讯

最新更新【欧盟预将MDR提速?】CE法规(MDRIVDR) 即将迎来大规模修订!

欧盟医疗器械领域终于迎来 “减负突围”!近期欧盟委员会(European Commission)正式启动《医疗器械法规(2017/745 MDR)》与《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法规(2017/746 IVDR)》针对性修订,不仅开放公众反馈通道,更以 “简化流程、降低成本、鼓励创新” 为核心方向,为国内布局欧盟市场的医疗器械企业带来破解合规困境的关键契机,每一个时间节点、每一项修订内容,都与企业的市场准入效率、合规成本直接相关,务请重点关注!MDR认证

 图片关键词

原文链接:

https://ec.europa.eu/info/law/better-regulation/have-your-say/initiatives/14808-Medical-devices-and-in-vitro-diagnostics-targeted-revision-of-EU-rules_en

 

 

一、修订为何势在必行?4 大核心痛点倒逼变革

自 2021 年 MDR、2022 年 IVDR 先后生效,欧盟医疗器械市场便陷入 “合规难” 的困境,即便多次延长过渡期(部分设备延至 2029 年),短期措施仍难掩根本性问题:

  • 认证 “卡脖子”:公告机构(Notified Bodies)资源严重不足,认证周期从原本 3-6 个月拉长至 1 年以上,且不同机构对法规解读存在差异,企业常遭遇 “同产品不同审核标准” 的难题,合规流程充满不确定性;

  • 中小企业 “扛不住”:合规成本较 MDD 时代飙升 3-5 倍,仅公告机构审核费、临床评价报告(CER)编制费就占中小企业年营收的 10%-15%,不少企业被迫下架低利润产品,甚至彻底退出欧盟市场;

  • 创新产品 “等不起”:严格的临床数据要求与冗长审批流程,让创新医疗器械在欧洲上市时间比其他地区晚 6-12 个月,既削弱企业竞争力,也导致欧洲患者错失新技术红利;

  • 配套系统 “跟不上”:EUDAMED数据库功能未完善,企业需在国家数据库与欧盟数据库重复填报,行政负担进一步加重,且 MDCG 指导文件更新滞后,合规标准难以及时明确。

正是这些痛点,推动欧盟从 “短期延期” 转向 “长期修订”,力求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,为市场注入活力。此前欧盟虽推出扩大 “成熟技术(WET)清单”、推广电子说明书(e-IFU)等短期措施,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仍需法规层面的永久性调整。

 

二、修订目标清晰:5 大方向直击企业核心诉求

此次修订并非 “小修小补”,而是围绕企业最关心的成本、效率问题,划定 5 大关键方向,每一条都精准对接企业痛点:

  1. 流程 “做减法”:简化低风险设备认证流程,豁免部分成熟产品的重复临床评价,减少不必要的报告提交频次,降低企业行政成本;

  2. 成本 “降下来”:统一公告机构审核标准,认可 MDSAP 等国际体系审核结果,避免企业重复接受审核,从源头减少合规开支;

  3. 风险 “分等级”:摒弃 “一刀切” 监管模式,高风险设备严格把关,低风险设备采用 “自我声明 + 定期抽查” 等更灵活的评估方式,实现 “精准监管”;

  4. 数字化 “快一步”:完善EUDAMED 数据库功能,实现 “一次填报、多端通用”,同时推广电子说明书(e-IFU),减少人工操作与重复填报;

  5. 法规 “齐步走”:加强与《电池指令》《人工智能法案》等法规的协调,避免企业因法规冲突重复整改(如含 AI 功能的医疗器械,无需分别满足 MDR 与 AI 法案的重复要求)。

 

三、关键时间节点:10 月 6 日前是 “黄金反馈期”, Q4 出台草案

对企业而言,此次修订有两个不可错过的时间点,直接影响未来合规策略制定,务必牢记:

  • 公众反馈期(2025 年 9 月 8 日 - 10 月 6 日):这是企业 “发声” 的最佳机会!无论是中小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,还是创新产品的审批痛点,均可通过欧盟 “Have Your Say” 平台提交意见(支持 24 种官方语言,无语言障碍)。此前德国中小企业提出 “精简 CER 报告、降低PMS/PMCF 监测成本”,意大利从业者建议 “取消已获 CE 标志产品信息收集限制、统一公告机构解读标准”,均被纳入参考,国内企业更应主动反馈自身诉求,为后续修订争取有利条件;

  • 草案出台期(2025 年 Q4):欧盟委员会计划在第四季度通过并发布修订草案,后续虽需经欧洲议会辩论、表决,但草案将明确具体修订条款,企业可据此提前调整产品布局,如规划低风险产品的欧盟准入节奏、为创新产品预留上市准备时间。

四、对企业的 3 大利好:中小企业、创新企业最受益

修订落地后,不同类型企业都将迎来实实在在的红利,其中中小企业与创新企业受益最为显著:

  • 中小企业:合规成本预计降低 20%-30%,市场准入门槛下降,无需再因高额审核费放弃欧盟市场,得以专注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;

  • 创新企业:创新产品审批周期缩短 3-6 个月,且可能获得专项政策支持,更快抢占欧洲市场先机,提升国际竞争力;

  • 国际企业:借助国际互认机制,在其他地区已通过的审核结果(如 FDA、NMPA 认证)可部分豁免,减少重复评估环节,进入欧盟市场的效率大幅提升。

 

五、企业该如何行动?

面对此次修订,企业需主动出击,才能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市场优势:

  1. 及时反馈诉求:务必在 10 月 6 日前登录欧盟官方反馈平台(地址:https://ec.europa.eu/info/law/better-regulation/have-your-say/initiatives/14808-Medical-devices-and-in-vitro-diagnostics-targeted-revision-of-EU-rules/feedback_en?p_id=67149900&page=1),结合自身业务痛点提交具体建议,如建议扩大 “成熟技术(WET)清单” 范围、明确低风险产品豁免细则等;

  2. 关注草案动态:2025 年 Q4 草案发布后,重点解读与自身产品相关的条款,如低风险设备的具体豁免范围、MDSAP 互认的详细要求,提前调整合规计划,避免政策落地后仓促应对;

  3. 借助专业力量:若对法规解读、反馈内容撰写存在困惑,可寻求专业医疗器械海外法规咨询机构支持。例如微珂集团(Microkn)能提供欧盟 CE-MDR/IVDR、美国 FDA 注册认证,ISO13485、MDSAP 体系辅导等 “一站式解决方案”,团队拥有数量众多项目实操经验,可帮企业少走弯路。

 

微珂观点:主动参与,方能在变革中抢占先机

此次欧盟 MDR/IVDR 修订,本质是对 “高监管成本” 与 “市场活力” 的平衡调整,释放出欧盟从 “严监管” 向 “有效监管” 转变的明确信号,对全球医疗器械企业而言都是重大利好。对国内企业来说,这不仅是 “减负” 的机遇,更是主动塑造有利监管环境的关键节点。

建议计划布局或已深耕欧盟市场的企业,务必在 10 月 6 日前抓住反馈机会,清晰传递自身诉求;同时密切关注 Q4 草案动态,提前规划合规策略,必要时借助专业机构力量,确保在法规变革的窗口期内,快速适配新要求、抢占市场先机。记住,10 月 6 日前的每一条反馈,都可能影响未来 5-10 年的欧盟合规成本,切勿错过!